|
一座城市的封面,一定是這座城市最鮮明的標志,它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心跳。就像國際金融中心的曼哈頓之于紐約,中環之于香港,王府井之于北京;在城市化的逐漸演變中,商圈、繁華之處,一直是金錢、美食、時尚、名牌、品味、奢華、格調的集中展示區,也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居住選擇。 在福清也不例外。西區萬達商圈板塊作為城市的繁華新名片,它占據著城市的優勢資源,成為城市的名片和活力生命區;對于福清來說這里亦是這樣一個城市封面般的存在。大家也渴望福清真正能擁有一座具有時代精神的“封面建筑”,直到去年融創的出現,給予了人們新的希望。 翻開2019年的福清樓市紀事,“融創“必然是一個繞不開的高頻熱詞,微信朋友圈、福清當地新聞媒體、市內街頭巷尾,都能看到融創福清的身影,就連城市生活美學館也成了網紅打卡地。 業內人都知道,融創是一個對自我要求非常高的房企品牌,每一個作品都意味著自我超越,這也難怪福清壹號的新品亮相時自帶的網紅級流量,再次引發了城市性的話題。當關注度與期待值不相上下,這本身就是品牌的又一次偉大勝利。 品牌影響力 要從結果中看 2019年,在房企大牌云集的福清,融創初來乍到,該如何收獲市場的認可,業內外人士紛紛翹首觀望。也正是在這一年,融創斬獲了由克而瑞研究中心頒布的「2019年中國房企產品力排行榜TOP1」!品牌實力再也毋庸置疑。 細數起來,作為2010年即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實力房企,融創已落子全國120座城市約623個高端之作,每一個作品皆是構筑城市理想人居的勛章式布局。融創雙子星作為融創首拓福清的作品,其中的濱江壹號入市不過一年即盛迎收官,斬獲了福清近1000戶家庭的信賴,再次踐行了融創十六年來深厚的品牌積淀與自豪感。 地段、地段 誰都愛住好地段 早在1908年,文豪愛德華·摩根·福斯特在小說《看得見風景的房間》中寫到:通過窗戶能看到什么,決定房子的價值。從紐約ONE57、東京新宿御園,到香港的維多利亞公寓、上海的湯臣一品,無不以一扇窗的繁華風景, 記錄一座城市的進階步伐。 福清壹號精準坐位于萬達商圈內,將5大商業性綜合體囊括在周邊,掌控城市的繁華風口,讓地段的稀缺不只是供求關系的稀有,更是土地品質價值的珍稀。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而言,文體商政資源往往配置在城芯的便捷地段,方便提高出行辦事效率。福清壹號周邊,兩館一中心、市行政服務中心、教育局、檢察院、國稅局等具城市代表性的文體政務云集,再次證明融創品牌擇址的高階眼光。 家離學校近的好處 只有少數人能親身體會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,知識和文化依舊代表著更受追逐的軟性競爭力。有繁華風景奪目,也有朗朗書聲入耳,方不負城芯這片土地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福清進階的時代精神。福清壹號與新一中(在建中)僅一街之隔,將人文的傳承和居住的需求相契合,文脈之厚重不言而喻。(上述學校僅作為距離表述,不作為學區承諾) 不僅要住得方便 外觀審美也要在線 比起認真營造建筑的中段,大多數房企更愿意將精力花在入戶大堂上,因為這是業主每日進出的觀感;或者搭建好頂層,因為這將決定項目的天際線。然而,決定建筑美感的,卻是樓體中段。 有人說流行是稍縱即逝的風景,那么同理,風格與個性則會無懼時代的更替而流傳。福清壹號延續采用融創的經典“高級灰”立面,用極簡流線勾勒立面線條,隨手一拍皆是優質大片,映射而出的是對生活美學的沉靜思考,可見融創對福清的建筑審美觀有著極大的抱負。 福清人都知道 房子還是大點好 眾所周知,福清人的家庭觀念根深恒久,房子除了需要容納基本的起居功能外,還需要滿足二胎家庭、三代同堂等更高階的需求,因此,豐富的大體量空間開始成為居住的首選,以達到居住的“方便、舒適、體面”的境界。 在空間這門學科里,融創是個高材生。福清壹號以建筑面積約115-175㎡的闊尺大戶,契合福清人心中的宜居標準。建筑面積約175㎡4房大宅布局,納藏約7.5米一體客餐廳,平衡孩子、家主與長輩的私密居住空間,讓更多生過場景成為可能;建筑面積約143㎡4房實踐了約7.5米巨幕陽臺(含設備平臺),以市面罕有的大尺度再次詮釋闊境生活。 所有的好,都值得更好。作為美學生活迭代的封面作品,高階圈層對于品質居住的需求,都在福清壹號項目上得以釋放;另一方面,福清壹號作為高凈值人士的集聚所向,城芯高階生活圈由此形成,讓居家生活的理性空間秩序更有儀式感,這份空間邏輯由衷令人贊嘆,并值得借鑒學習。 (本文為推廣,不代表本網觀點 圖/文 融創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