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5日訊(記者 李方) 進入2021年以來,樓市熱度較高,消費者或出于對節后房價上漲的擔憂,或出于對調控可能收緊而失去購房資格的擔憂,多趕在春節前看房買房,市場短期供求矛盾加劇,成交量價上行,進一步帶動二手房業主預期增強,掛牌活躍度提高。記者從貝殼研究院獲悉,2021年1月重點18城鏈家二手房新增掛牌房源量較2020年12月增長8.8%,結束自2020年8月以來的持續環比下降走勢,1月新增掛牌量超過2020年同期的2倍。 貝殼數據顯示,2021年1月,在市場成交量增價漲的推動下,上海二手房業主掛牌積極性提高,新增掛牌量環比增長超3成。重慶、杭州、北京等城市新增掛牌量也明顯增長。廊坊、大連、天津、青島等北方城市二手房業主活躍度持續較低,新增掛牌量持續環比下降。業主端對于房源報價的預期更強,1月重點18城市中,除南京新增掛牌均價環比微幅下降0.4%外,其余城市均環比上漲。 截至2021年1月末,重點18城鏈家二手房在售房源量較2020年12月末下降4.2%,為連續第4個月環比下降,絕對水平降至2019年以來新低。在售房源量持續環比下降主要是受近幾個月二手房快速去化影響。同比來看,1月末在售房源量較2020年同期下降4.8%。 1月以來,較高的市場熱度引發多地調控政策收緊,一線城市及合肥、杭州等多個城市密集出臺調控新政,通過限購、限售、提高增值稅免征年限等對投資需求端進行限制,并從金融側加強監管,防止經營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樓市。 貝殼分析認為,可售房源量持續降低至歷史低位,市場供不應求矛盾下業主對于房價的預期短期難以降低,觀望情緒加重。后期政策效果顯現疊加業主觀望心理,市場成交節奏放緩,預計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將率先降溫,繼而市場預期逐步趨穩,業主端報價趨于理性,帶動成交價格漲幅收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