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8日訊(記者 李方) 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數據顯示,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上漲城市數量18個,較上月減少11城;持平城市5個,較上月增加2城;下跌城市47個,較上月增加9城。70城新房平均跌幅為0.3%,跌幅較上月擴大0.23個百分點。二手房方面,上漲城市數量為15個,較上月減少6個;持平城市5個,較上月增加1個;下跌城市50個,比上月增加5個。70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.27%,較上月擴大0.08個百分點。 其中,成都、貴陽新房價格漲幅領跑,環比漲幅為0.8%,其次為北京,環比漲幅0.7%。杭州、烏魯木齊緊隨其后,環比漲幅0.6%。二手房方面,成都價格漲幅領先,環比漲幅0.7%,其次為北京、昆明,環比漲幅0.6%,廣州、深圳價格漲幅0.5%。 分析人士認為,4月市場修復受阻,房價整體跌幅擴大,下跌城市個數增多。隨著多地調整樓市調控政策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加之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實施,預計后續市場將加快筑底修復。 “領頭羊”一線城市持續復蘇 4月份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.2%,漲幅比上月回落0.1個百分點;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.4%,漲幅與上月相同。 具體而言,新房方面,北上廣深分別漲0.7%、持平、漲0.1%、跌0.1%。二手房方面,北上廣深分別漲0.6%、持平、漲0.5%、漲0.5%。 “一線城市復蘇力度相對較大,尤其是北京熱度提升明顯。一線城市是本輪市場復蘇的‘領頭羊’,自去年房貸政策適度調整后,市場就已提前進入復蘇階段。”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分析認為,“預計后續市場提升的效果會持續顯現,但受大環境影響,預計不太會出現整體市場過熱狀態,但部分區域和板塊的熱度過快提升依然值得關注。” 二三線城市房價下跌壓力仍存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.1%;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3%,降幅比上月擴大0.2個百分點。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6%,降幅比上月擴大0.4個百分點;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.3%,降幅與上月相同。 具體來看,太原、呼和浩特、沈陽、哈爾濱等北方城市依然上漲乏力,而長沙、海口、成都、西安等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已現增長,尤其是成都的一二手房價環比都呈現明顯增長,表明市場復蘇的節奏在進一步加快。 但對于三線城市,多位分析人士認為需要警惕。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表示,近期以來三四線城市陸續出臺了松綁政策,但是市場仍未獲得明顯好轉,一方面政策發酵尚需時日,另一方面也需要更頻繁更深化的政策出臺。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,三線城市新房價格下跌幅較大,主要是三線城市基本面較弱,人口支撐不足,市場下行期預期轉弱的現象更顯著。 “從目前調控放松的力度來看,三四線城市明顯更大,但從市場表現來看依然難言樂觀,下行壓力明顯偏大。”張波說,“預計后續還將會出臺更多政策以拉動市場,但部分基本面不良的城市進入一段房價下行期可能無法避免。” 業內稱扭轉市場預期是關鍵 今年以來,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,但受疫情反復、個別房企債務違約風險暴露、收入預期下降等影響,房地產市場預期轉弱,目前仍處于深度調整期。 近期,央行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下限20個基點,有利于降低購房成本。4月以來,已有多個熱點城市優化調整樓市政策,涉及到降首付、加大公積金支持力度、降稅費、發放補貼等多個方面,整體政策力度不斷加大。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,2022年至今,全國已有超百城優化調整房地產政策200余次,當前各地政策優化的節奏和力度均繼續加大。 陳霄表示,市場想要真正恢復,一方面全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另一方面仍需要實質性寬松政策的加持。“預計接下來松綁調控的城市將會繼續擴圍,并且不局限于需求端,供給端和需求端雙管齊下是大勢所趨,市場將會持續修復,但修復進程是緩慢和曲折的。” “值得關注的是,為防止價格下跌預期強化而引發需求收縮,當前扭轉市場預期是關鍵。”許小樂建議,“未來政策包括通過財政補貼、減稅等政策增加居民收入,降低已購房群體償債負擔,降低租房群體租金支付負擔,維持正常的消費開支等很重要;此外供給端的落地政策也很迫切,如積極支持房企再融資,尤其是放開優質上市房企的并購融資,加快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等。” |